Thursday, July 30, 2015

春望 杜甫



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 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 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 白頭搔更短,渾慾不勝簪。



背景:

唐玄宗天寶十四載(公元756)六月,安史叛軍攻陷京城長安。七月,肅宗在甘肅靈武登基稱帝,改號至德。八月,杜甫把家人安頓在鄜州後,隻身去投奔肅宗,途中被安史叛軍俘虜,押往長安。因他官職卑微,未被囚禁。他親眼目睹了長安淪陷後的巨大變化,觸景傷情,遂於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第二年三月,寫下了這首憂時傷亂的名篇。





內容分析: 首聯: 國家淪陷, 只有山河草木依在, 到處都變成了廢墟, 人稀荒涼至極
頜聯: 以花和鳥表達自己的感情: 在詩人感觸的時後, 把花的露水聯想成眼淚; 作者痛恨離別, 就把鳥的鳴叫喻為驚心, 顯示出詩人的哀傷
頸聯: 表示當時戰火不斷, 人們都盼望收到家人的家書, 因此一封家書已經似萬兩銀般貴
尾聯: 詩人內心的苦悶, 足以令他的頭髮變白變疏, 此處用了誇飾來表達憂愁之情


賞析重點: 這詩的結構嚴謹, 押韻美妙。詩人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不同的事物身上, 而且先以寫景為主, 讓讀者可以聯想情景, 抒情既含蓄, 又能使讀者輕易意會到其情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參考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